武術是冷兵器時代人們相互征戰的產物,是人類在實戰中逐漸探索出來的格斗方法和技巧,進而漸次演化成今天武林中的各拳種多門派。武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濃厚的華夏文明傳統,其中不僅包含實用技能訓練的方式、方法、技擊原理與實踐、強身健體的修煉等等,更重要的是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觀念。
從技擊方面講,武術在我國的各個朝代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先進武器的相繼出現,武術不再是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法碼,人們對武術的重視程度隨之而降低了。然而,武術作為我國國粹,作為傳統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核心,仍然有其實戰價值。在今天,我們的特種部隊、公安和武警,有效的武術技能仍然是必要的。特別是短兵相接,擒拿搏斗之時,武術仍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武術不同于體操,更不同于舞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武術運動逐漸發展成以表演為主的體育項目,強調舞臺化,藝術化,使武術變成更為適應舞臺表演的花拳繡腿,失去了武術技擊的真正含義。近年來,隨著外國武術團體的來訪及武功的切磋,使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中華武術的實用價值。不爭的事實是我們與外國武士切磋時并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有的地方還藝不如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我國的武術一直以表演的形式出現,重套路,重造型,重美觀,沒有真正地從武術自身的含義去理解和實踐。在國外武學的挑戰和威逼之下,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泱泱大國的武術傳人,不得不重視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急需培植一批有真才實學的實戰型的武術人才,F今的武俠小說和電影電視劇,在人們的印象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面對社會上的種種弊端,人們總希望現實中會有那種武林高人出現,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于是有人就用小說和戲劇的形式來宣泄人們在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夢想。他們編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獨膽英雄,他們總是先得到武學秘笈,苦苦修煉成刀槍不人,千錘不倒的神功,隱遁深山多年不出,不到萬不得已不出手,一旦出手則以一當十,所向無敵,或三招兩式輕取頑劣,或瀟瀟灑灑盡展平生所學力克強敵。故事的結尾總能滿足人們的愿望,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壞事的人會得到嚴懲,正義得到伸張。書越寫越玄妙,戲越拍越離奇,那么真正的中國武術有沒有武俠小說和電視劇中所描寫的那種絕世武功呢?應當是沒有的。那里面描述的武術神功,飛檐走壁,趕浪無絲,踏雪無痕等等只是藝術夸張。人的運動不可能超越自身的極限,不論是哪種運動,都須符合人的生理功能。有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這些離奇怪誕的故事,拍戲的人更是明白無誤地用起重機和鋼絲繩把人吊起來拍假戲。
中國武術不是表演出來的,更不是吹噓出來的,而是在戰爭中實實在在地打出來的。像隋末唐初的李元霸,漢朝抗擊匈奴的飛將軍李廣,宋朝的水濟英雄好漢和民族英雄岳飛,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和近代殺洋鬼子的大刀王五等等,哪一個不是在戰場上廝殺拼出來的?哪一個是靠紙上談兵,吹噓出來的?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武林高手,民族精英。中華武術為什么能經久不衰,源遠流長,正是因為歷代都有像他們那樣武功高強的人在續寫中國武術的歷史。中國武術經過五千年的積累,形成了現今多個門派與拳種,他們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容不得半點虛假。在實戰中,真實的武術,每招每式都能得到驗證,都能發揮它的長處。就是在當今,能把武功練達爐火純青之境,一招一式的應用都能得心應手,格斗時常立不敗之地的武術高手亦能被人稱頌。
武俠小說中的躥房越脊,十幾米高的城墻一縱即上,這種
功夫是不可能存在的,F在的奧林匹克遠動會的跳高紀錄也不過二點五米,而且是背越式。即便是兩米多高的房子,跳上去也是會摔在上面的。那么武學中的輕功是什么樣子呢?經過修煉,可以使身了-非常輕,動作敏捷,走路無響聲,兩三米寬的壕溝一縱便能過,兩三米高的房子也可以躥上去,但需一段助跑,房子上還得有搭手。至于趕浪無絲與踏雪無痕這種輕功是絕對沒有的。十幾米高的城墻是用爬墻索攀上去的,絕不是飛上去的。像硬
氣功中的悠錘灌頂,斷磚碎石,以及鐵砂掌等硬功是存在的。它是用特定的方法,加以秘方配藥,再經過多年刻苦修煉是可以達成的。修煉這種功夫,弄不好會傷害身體,還是不要輕易去練為好。正確的氣功修煉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可以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但不像有人所說的那樣可以為別人治百病,那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現實的。尤其是有人宣揚氣功可以呼風喚雨,可以滅火,更是無稽之談。氣功若有那么大的威力,醫生和消防隊員不就都失業了嗎。那么氣功有什么功效呢?它只能使修煉者自身防病
健身,重病可以得到緩解,輕微疾病可以消除。武術中的
太極拳是非常好的健身拳種,是老幼皆宜的運動方式。練
太極拳有助于打通人體的穴脈,舒筋活絡,使人神清氣爽,精神煥發,延緩衰老。
練武講究的是身心兼修,不僅要修煉我們的肢體,更重要的是修煉我們的心態。只有修好我們的德行、涵養和思想意識等諸方面的綜合素質,才有可能步人武學的最高境界。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傳遞給我們的不僅是一種搏擊與健身交流的工具,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靈魂。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連本國的文化都無法予以準確的識別,又怎能奢談中華文化的傳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