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研究方法,從截拳道的創始、截拳道的武學獨到性、截拳道與傳統
武術的區別以及截拳道對西方技擊特點的吸納幾方面對截拳道進行分析,就其哲學理念、擊拳的技巧、應用形式及其具體作用對截拳道進行全面的研究,指出截拳道的特點以及對中國武術發展引發的思考。
現在的截拳道社會地位進一步增強:首先是截拳道進入了現代化教育的高層領域,從民間登上了高等學校的講壇,如國際李小龍特訓總部已與湖南體育學院聯合辦學等。其次是截拳道走向社會企業,即有些截拳道組織已與一些企業聯姻,以開創截拳道運動發展的新路子。再者,民間的截拳道運動開展相當廣泛,全國有上百萬人在研習截拳道,目前公辦、民辦、個體截拳道武館、截拳道學校不斷涌現,遍布城區,在國內又一次掀起了一個截拳道大潮。為適應廣大業余愛好者及專業人員的需要,截止到目前為止已出版了多種專著,《李小龍實戰
功夫精萃—截拳道》、《李小龍風采再展一截拳道功夫教程》與《李小龍傳世絕技一截拳道腿法功夫》,還有關文明先生的《截拳道匯宗》與鐘海明先生編譯的《李小龍技擊法》及功夫研修專家高鴻鵬先生的《李小龍腳踢法闡秘》等,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國內唯一的關于李小龍生平、影視生涯、截拳道技術的畫冊《寫真李小龍》,深受截拳道愛好者歡迎。這些專著的發行,對國內截拳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截拳道的科研工作不斷深化:截拳道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學科的技擊運動項目。近幾年來,廣大研究專家同美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的科研工作者相結合,進行了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湖南省的“中國國際李小龍截拳道研究總會”便是其中的皎皎者。此外,由該會主辦的全國唯一的截拳道專業研究雜志《截拳道世界》已正式出版了,這是世界截拳道史上的一大盛事。再者,由武術專家石天龍先生主演的電影《截拳宗師》也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印象,這亦是截拳道界的一大喜事。截拳道正在走向世界:截拳道是中國人民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顆燦爛明珠。
1 截拳道的淵源與創始
1.1 中華武術淵源及發展概況
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不斷創造、逐漸形成的一項運動項目。在原始社會,獸多人少,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酷斗爭中,人們自然產生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翻滾一類的初級攻防手段。后來又逐漸學會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做武器,并且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殺技能,這便是武術的萌芽。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的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達不盡相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從歷史上看,有不少歸屬武術類的名稱,春秋戰國時稱“技擊”并技巧一類;漢代出現了“武藝”一詞,并沿用至明末;清初又稱“武術”一詞;民國時稱“國術”;新中國成立后仍沿用“武術”一詞。隨著歷史的變遷,冷兵器的逐步消亡,專用
武術器械的生產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現,對抗性項目以及武術競賽規則的制定,表明武術已經演化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武術的體育化使其內容、形式及訓練手段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到今天,武術的基本定義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從這一定義出發來認識武術。首先,武術屬于中國傳統的技擊術。它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體運動表現攻防格斗的能力。對人類的社會生活來說,技擊術不可能是中國獨有的。比較世界各地的技擊術,武術在技擊方法上更為豐富,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運動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即是結合的,又是分離的,這種發展模式,也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技擊術。其次,武術是體育項目,它明顯區別于使人致傷致殘的實用技擊技術。套路運動中盡管包含豐富的技擊方法但其宗旨是通過演練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攻防能力,進行功力與技巧上的較量,在技術要求與實用技術有一定的區別,散手運動的技術固然更接近于實用技術,但由于受競賽規則的規定,亦將其限制在體育競技運動之內?傊,歸結為一點,武術具有明確的體育屬性,同時,武術又融匯社會哲學、中醫學、美學、倫理學、兵學、
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注重內外兼修,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
1.2 截拳道的創始
作為中國武術的特殊發展類型,截拳道已經以風靡全球的影響力立于中華武術之林。宗師李小龍自覺地以中西哲學理論指導實踐,從而集世界武學之大成而創立了世界最強而且全真全能的武道哲學系統——截拳道(JKD)。截拳道是一種個性化武道,在李小龍的生活與武道生涯中,由于他注重個人風格的發揮,因此他不贊成拘泥于形式,也不贊成為傳統而傳統。對于這一點,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生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過:“截拳道這種功夫是父親集世界功夫之大成而獨創的。所以說這種功夫除了我父親李小龍之外,沒有一個人能學得到,甚至我亦學不到,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李小龍!痹诶钚↓埬贡暗木朗躺,便用英文寫著:“你的在天之靈依然指引我們朝向個性解放之路!蓖瑫r,他生前亦說過:“人,活著的人,創造武術的人要比任何已經建立的各種武術體系重要得多,也更有價值!币蛩麆撛旖厝赖哪康,是想通過這種武道來解放習武者,使他們不再受格斗風格、武術形式和各種既定主義的奴役。
截拳道超前的革命性武道哲理被世界武壇奉為武道經典,從而直接地影響和促進了從亞洲到歐美的世界實戰性武道的創新改革,進而推動了20世紀世界武術發展的進程,贏得了全世界武術家和搏擊愛好者最廣泛的尊敬和贊揚。在李小龍的有生之年,正式拜過的師父只有葉問一人,但他與一些武壇名人的交流間接地提高了他的武道水平。對于上述武道,李小龍是創造性地進行了吸收與融合,而非盲目照搬,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多的引進只能成為自身前進過程中的負擔。所以說,振興截拳道宣揚的就是應該腳踏實地,辯證地去接受一切新事物,從而使學有所悟、學有所用。
2 截拳道的武學獨到性
關于李小龍的截拳道的武學獨到性,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分析:
。1)從其哲學理念上看截拳道的根本和精華就是李小龍的武道哲學思想,一種關于武道的解放思想的哲學理念,一種中西文化碰撞下融于李小龍血脈心靈的內在無形武器,一種理論化、系統化了的大道之理。1961年,李小龍進入了位于美國西雅圖的國際名!叭A盛頓大學”(UNIERSITY OF WAS HINGTON),學的專業是哲學。對此,他曾解釋說:“我之所以選讀哲學,是因為哲學會告訴你為什么而活著!崩钚↓埶斐龄嫌谡軐W的海洋里,他崇拜的東西方哲學家中,有中國的老子、孔子、莊子,德國的尼采,法國的薩特,以及黑格爾與釋迦摩尼等。他尤其欣賞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觀,既要重新認識人的價值,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性所束縛。至于當他看了尼采的書后,覺得尼采的書就是為自己所寫的,因為尼采的哲學是強者的哲學,李小龍亦渴望并不斷努力使自己成為最強者。
截拳道是一種武道哲學,并且截拳道是一種發展中的武道!袄钚↓垊摿⒌慕厝,首先是科學的,而且是批判的,充滿無窮活力和無限創造力的發展哲學!彼^的“截拳道”根本無法進一步將李小龍的思想更深一層地進行開拓和發展。李小龍在大學時代的一篇武術論文中曾寫到:“兩種力量,雖然他們表現出的是一種矛盾的兩方面,而事實上卻是相互依賴。換個角度講,是統一不可分的。在武術中陰陽的運用原則體現在和諧統一的韻律中,它要陳述的一點就是萬事協調而非彼此對抗,并非是對抗的力量和動作。凡是發乎自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絕不刻意或竭力而為。從李小龍自己的闡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其獨特的哲學理念:突破傳統與形式,不迷信權威,將思想從既定的條條框框中解放出來,讓它自由的流動,認識自我,追求自我,張揚個性,認真刻苦地鍛煉完善自我,真實地表達自我,在奮斗中實現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從其武術形式特點上看,如果說,研習者只知道盲從和模仿,則永遠也無法找到武術的真諦。例如,同樣的一拳一腳,由李小龍打出則屬于截拳道的范疇,而由其他人刻板機械地打出,則未必就是“截拳道”,所以必須將截拳道的技與理進行有效的融會貫通,以及將截拳道與現有的一些較為先進的武道再進行一次有效的結合,才能逐步尋求到真正的截拳道之“技”與“藝”,進而可探求和獨創真正屬于自我的新武技。
截拳道的基本拳法中主要有:截拳道直拳、左直拳、右直拳、翻背拳和勾拳:基本步法有:滑步、側步、疾步、快速前進與快速后退:基本腿法有:側踢、勾踢、掃踢、旋踢、反勾踢和反擊腿法以及攔截與格擋技法;此外還有一些誘敵與刁抓、佯攻、戳擊技巧等。截拳道是一種純粹以實戰為目的的技術,是最為全面的綜合性格斗技術系統。我們都知道截拳道是一種包羅萬家,而不為萬家所包含的世界大成性之武道,其指導原則是兼收并蓄,學以致用,取眾家之長補己之短與以武入哲。當年李小龍宗師在伊諾山度大師與詹姆斯·李等人的大力輔助下,從世界范圍內的數百個武道系統中精選了26個類型的精華元素作為截拳道的基礎,從而包括踢、打、摔、拿、跌、奪(指自衛術的徒手奪器械技術)等綜合性的完整的技術結構。
截拳道是一種攻擊性的武道。截拳道中的“截”首先意味著“阻止”或“截擊”,打的是一種攻擊型的防御戰法,當然這亦是李小龍的一種創新,也就是一種以積極有效的進攻來代替消極、被動的防御,即所謂“攻擊即最佳的防御”。李小龍的武技從最初的訓練到實戰,自始至終都強調人體潛能的極大發揮,而且無論研習者的體格如何,經過系統訓練后都可發放出力重千鈞的毀滅性攻擊來。一個好手與初學者之間的差別是,好手能善于用機會作連環而給以致命的攻擊。他能運用其敏銳的知覺,并采用主動的攻擊來發起有效的進攻。當然出拳踢腿時的配合亦須十分有計劃,以便每一擊之后必可制造另一空檔而去重創對手,直至其倒地不起為止。
在截拳道的形式上更為突出的是其實戰性特色。截拳道是一種實戰性武道!耙粋搏擊者必須經常保持心靈單純,他的心目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如何搏擊!弊鳛榧兇庖詫崙馂槟康牡奈涞,任何有類似于“國術”、“空手道”的所謂的截拳道,都不能稱得上是“真實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因為他們并非身處于搏擊的渦流中,而是僅徘徊于周邊部位。衡量一個人是否是武道高手的重要標準,就是他的功夫是否是純粹以實戰為目的,因為過硬的打斗能力將比任何花哨的“說”、“教”都更具有說服力與震撼力。一味創作虛幻的招式,無異于是在建筑空中樓閣。所以說,只要有效地擊敗對手,就是高超的技術,對此,你應掌握每一個機會,以任何一種方式,去達到自己的愿望。
。3)從具體作用上看截拳道的“截”首先意味著“阻止”與“截擊”。確確實實,截拳道是一種攻擊型的武道。截拳道的重要護身自衛制勝秘訣是:不講究方式方法;切忌心慈手軟;出其不意、快速突然;講究的是克敵制勝,要求以贏得勝利作為結局,作為一種防御術系統而存在。并且截拳道又是一種實戰性武道!耙粋搏擊者必須經常保持心靈單純,他的心目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如何搏擊!背蔀榧兇庖詫崙馂槟康牡奈涞。而傳統武術是一項體育項目,它明顯區別于使人致傷致殘的實用技擊技術。套路運動中盡管包含豐富的技擊方法,但其宗旨是通過演練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攻防能力,進行功力與技巧上的較量,在技術要求上與實用技術有一定的區別,散手運動的技術固然更接近于實用技術,但由于受競賽規則的規定,亦將其限制在體育競技運動之內。
3 截拳道與傳統武術的區別
。1)從應用形式和場合上講,可將截拳道分為競技截拳道和護身截拳道。截拳道護身術是截拳道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在生死關頭用于保全自己的生存技巧,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贏得勝利,保全自己。這也是截拳道之所以不同于傳統武術的原因所在。為達到這個目的,可以運用一切手段,不要受到任何特定手段的束縛。這就是它所追求的武術效果與精神!敖厝烂鎸ΜF實,是求真的藝術。它能善用各種方法技巧,以求達到武術的最高境界!苯厝雷⒅匦Ч,反對膚淺與浮華,截拳道的武學指導思想正逐漸被搏壇所推崇,像美國特種部隊格斗訓練就是由李小龍的截拳道發展而來的。李小龍親傳弟子布蘭斯執教的美國特種部隊徒手格斗五大原則,第一條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截拳道護身術的原則是:“需要就是理由,有利就是合法,效果就是原則!苯厝雷顐ゴ笾幵谟谒屛覀兊乃枷霃慕d與狹隘中解放出來。
。2)就擊拳的技巧方面而言,截拳道的擊拳不僅僅意味著出拳和擊中目標。因為出拳準確,快速而有力僅是擊拳技巧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擊拳技巧還包括出拳時身體的姿勢、位置、出拳與收拳的路線以及發拳的方法等。在截拳道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拳是前手直拳。以此為例,我們在實踐中可以看出,這種拳速度快,是因為它只打出最短的距離。這種拳擊的準,是因為它徑直地向前打去。這種拳用力最小,因而不會使自己失去身體的平衡。前直拳是由警戒式打出的,拳的運行軌跡應在自己的鼻前成一條直線,可用鼻尖為準星。而且一般截拳道的前直拳,比傳統拳法的出拳可多打出一些。在截拳道中,對于前短直拳和前長直拳,是都要運用的。短拳用于近身格斗,長拳用于中距離格斗。后手或“防御”之手應總是高抬護住臉和下顎的,以保護上身免遭對手反擊。后手主要用于防御,并補充另一只手,如果一只手在出拳,則另一只手應收回保護身體,或使對手的兩臂不能做動作,以防他反擊,后手應始終處于對暴露的路線或缺乏保護的部位負責的位置,以及能跟隨出擊的戰術位置。然而無論是前手擊打,還是后手擊打,落拳點都應該是一致的,可用鼻子尖作為指向點。而拳從鼻子前徑直地打出并保持后手不動,是肯定優于傳統拳法的,當前手向前打出去時,后手要隨時準備阻止或擋開打向自己的拳頭,還要準備反擊?梢,截拳道是以攻擊、防御為主體,并以自然、和諧為宗旨,以無形之法打敗有形之擊。截拳道出拳的一大優點是,既能打出前直拳,又能得到良好的防護。既能保護身體,又能在一拳擊空的情況下迅速恢復成原先的姿勢。相比之下,傳統的拳法是從髖側出拳的,這樣就使這一部位暴露出來,從而易遭打擊。拳頭打出后,終止于身體的一側,則另一側,尤其是面部,在拳收回至髖部時則暴露了。從中可看到截拳道與傳統拳法出拳的差異。就截拳道拳法而言,手既能保護面部,也能保護身體的左右兩側。而傳統拳法,僅使身體的右側受到保護,可見,采用截拳道的拳法已完全將拳打出,而采用傳統拳的拳法卻仍只處于在出拳過程中。
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上,截拳道都以創新的姿態,發展著中華武術,以其與眾不同的形式與作用立于世界武術之林。它在繼承著中華武術的精髓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在武學發展中對多元化因素的吸納,尤其是西方人特有的精神文化的融合從而出現的飛躍。
4 截拳道對西方文化技擊因素的吸納
亞洲傳統武術與西方文化由于東西方社會的文化環境差異,亞洲傳統武術傳入西方社會后,其自身的獨特性質也會明顯受到影響。這一影響導致在西方社會中演練武術時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即整體論的、功利主義的及運動性的。功利主義的方法講求效率,其實用性是武術在發展上更傾向于對直接進攻與挑戰因素的運用與膨脹。這就使武術在強身健體上的功能趨于淡化,對于宣揚與教育的作用也日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實用為目的的演練。他不在強調套路,不再拘泥于形式,不再用于傳承。
截拳道在武術發展中融合了西方人特有的氣質,也就是冒險與挑戰精神。實用與取勝原則,這在李小龍的截拳道中有了很好的體現。截拳道更注重攻擊與獲取勝利,以不斷進攻作為防御,體現截拳道的攻擊性武道特色;同時又以自然防御作為自救的方式,體現了一種技巧性與實用性,并以靈活的拳法體現了西方的自由精神。
西方武學以自由搏擊為例,它又稱“國際自由搏擊”、“歐美全接觸自由空手道”等,它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實戰中根據戰況自由發揮,靈活施展拳、腳、肘、膝和摔跌等各種立體技術,長短兼備,全面施展,以最終擊倒或戰勝對手為目的。自由搏擊技術是簡捷的,但也是實效的,它的技術體系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只要是在踢、打、摔、拿的范圍中,經實踐證明可行就被采用。
自由搏擊于20世紀60年代發端于歐美,以美國為主要起源和發展中心,在西方文化環境影響下,在全球文化、經濟等大范圍交流碰撞和開放融合的歷史背景中,逐漸孕育并發展壯大起來,是一種沒有套路、沒有宗派,強調個性風格,以實戰求勝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觸徒手攻防搏擊術!白杂刹珦艏嫒莶⑿盍藮|方中國武術、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韓國跆拳道、泰國拳、以及西方拳擊和摔跤等武道的精華,”所以說它是現代東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藝的最佳結合產物,是當今世界武壇獨樹一幟,高度科學化和藝術化的先進實戰武道,體現了人類武道融匯的成果和結晶。
截拳道在它的武道中就使汲取了這一獨特的西方氣質,把中華傳統武學的柔性強化,把武術的精髓擴展到了一個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層面。這就是對中華武學的一種創造性的發展。從而形成的是一種全新的形式。它以它與眾不同的魅力宣告著,中華武學的博大與無窮的發展境遇。
5 由截拳道的研究對武術發展的思考
在當今的競技舞臺上,不管是與技擊貌合神離的套路運動,抑或戴上護具的散手運動,都給中國武術的可持續發展打上了一個問號。武術運動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離不開對傳統武術的汲取。只有這樣,武術才能在歷史的交叉點上尋找到自己的位置?梢娭腥A武術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創新,吸納了各種因素的同時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最根本的武道精神保留與發展。這將為武術的不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新起點。無論其如何發展與演化它都是對中華武術的一種反映及繼承。
6 結論
傳統武術在經過了幾千年歷史的洗禮后,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創造了自己輝煌的歷史。在冷兵器時代它是個體自衛和民族抗爭的有效手段。今天它的軍事地位雖然有所下降,但它的現在絕不是因為“技擊”而生存,而是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它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中國人民的文化精神。
參考文獻:
[1]方金輝.中華武術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26-38.
[2]編寫組.中華武術論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
[3]王紅輝.李小龍克敵絕技[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18-26.
[4]陳青山,梁亞東.搏擊術精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57-62.
[5]舒建臣截拳道手擊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31-41.
[6]舒建臣截拳道擒跌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5-20
[7]舒建臣截拳道腳踢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23-26.
[8]舒建臣.截拳道連環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1-13.
[9]舒建臣.拳道攻防技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0-15.
[10]舒建臣.拳道功夫匯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33-39.
[11]李白偉.拳道兩截棍技法匯宗[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