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極起勢
兩腳開立略寬于肩,兩膝微屈,提肛斂臀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頭懸頂頜內收,唇微閉舌輕頂目微閉;兩臂自然下垂,手腕微上曲,十指向前掌心向下。全身放松,鼻吸鼻呼。靜站5分鐘(圖1、圖2)。
二、氣潤周身
1.接上式,兩臂自然垂放于體側,兩掌心朝內,目視前方。
2.兩臂同時外旋成
八字掌,由體兩側向上抬至與肩平,掌心朝上兩肘略沉,頭部略右轉,兩眼余光目視右掌。
3.上動不停,兩臂屈肘同時向上、向內攏至頭頂上方,兩掌心斜對頭部,中指相對(間距5—6厘米),兩眼目視兩掌中指間。
4.上動不停,兩掌同時由頭頂上方經面前慢慢向下按壓至小腹前,兩臂略屈肘,腋下含空,掌心朝下掌指相對,目視前方。連做三次(圖3、圖4、圖5)。
三、丹田采氣
1.兩臂自體側向斜上方提起,略低于肩成環抱狀,兩掌心斜對斜向下,似將整個宇宙中的體外之氣環抱其中。同時,深吸一口氣,動作畢吸氣止。然后將氣盡數呼出。
2.兩臂慢慢向丹田處下垂、收攏,在丹田處兩手相疊,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左手內勞宮穴緊貼肚臍神闕穴。同時緩緩吸氣,收腹提胸,意想將環抱之氣隨手臂運行軌跡緩緩注入丹田,動作畢吸氣止,此為采氣。連做三次(圖6、圖7、圖8)。
四、開合拉氣
接上式,兩手從腹部提起到胸前,十指相對,然后兩手慢慢問外拉伸,掌心斜對,同時徐徐吸氣。當兩手拉伸到極限時,再慢慢向內合至2公分處。同時緩緩呼氣。就這樣外拉內合反復練習。每天至少練習20分鐘(圖9、圖10)。
五、氣振丹田
接上動兩手停止拉氣,由胸前下放到腹部,兩手相疊,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左手掌心對著丹田,全身放松。然后進行短促的吸氣,即吸、吸、吸……每次吸進去的氣很少,有吸進去的感覺就行,使丹田有輕微而明顯的振動感,腹部漸漸膨大,這樣短促的吸氣十幾次后氣已吸滿,然后再從鼻中自然呼出為一次。共做9次(圖11)。
六、丹田采氣
1.兩臂自體側向斜上方提起,略低于肩成環抱狀,兩掌心斜對斜向下,似將整個宇宙中的體外之氣環抱其中。同時,深吸一口氣,動作畢,吸氣止。然后將氣盡數呼出。
2.兩臂慢慢向丹田處下垂、收攏,在丹田處兩手相疊,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左手內勞官穴緊貼肚臍神闕穴。同時緩緩吸氣,收腹提胸,意想將環抱之氣隨手臂運行軌跡緩緩注入丹田,動作畢吸氣止,此為采氣。連做三次(圖12、圖13、圖14)。
七、煉氣丹田
兩手掐訣,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大拇指相對,成抱丹手置于肚臍神闕穴處。清心寡欲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當丹田明顯發熱后,,意想丹田蒸騰的靈氣漸漸濃縮成團,如雞蛋狀在丹田處旋轉,,一邊旋轉一邊吸收腹內的靈氣(氣團形成了),這時我們要輕輕地守著她,保養著它。但守還是勿幫勿助,似守非守。每次不少于20分鐘(圖15)。
八、收功
1.氣潤周身3次;2.干洗臉、干梳頭各9次;3.輕拍小腹36次。4.散步(圖略)。
(作者簡介:王敬愛,男,1971年1月出生,漢族,大專學歷,山東淄博人。
武當張三豐
太極拳第十五代傳人、趙堡
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傳弟子,F為中國武協會員、中國
武術六段、國際武術散手道聯盟黒帶六段、中國民間武術家聯誼會會員、武術一級教練員。國際武術比賽武當太極拳、
形意拳、逍遙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