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式西形意大家李國良師伯(以下簡稱良師),乃技擊界有數的人物。全得師祖郝公湛如之真傳,出手無形,技藝精絕。然性情隱逸,藏身于上海千萬人海中幾十載,若非武林前輩高手,當未能得聞其名。鄙人將其人其事略做著述,以飧同好。
一、 學 藝
良師長于共和國七歲,練武近一甲子,修習宋式形意48年。
天性使然,良師自幼好武,在鄉村練習。彼時無有明師,所練
功夫甚為粗淺。良師性格堅毅,若知一法,則苦練不輟,3年劈空井練下來,雖然半點水花也未能打出,倒也練了個身體結實。
少年時期,良師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
少林一系的梅花
螳螂拳、
八極拳。在上海衡山公園中,以訓練刻苦,動作兇猛迅捷,實戰硬朗,為同道贊嘆。
該公園有位練了20多年少林拳的老師傅,小有名氣。雙方比武,良師年輕氣盛,下手不客氣,重傷之。因其時良師不過十四、五歲的少年,身材亦不高大。對方感到郁悶,不再來衡山公園。良師事后頗為后悔。
在良師練功夫時,不時有位老人旁觀,也不吭聲。后來幾乎每天都來。很久以后,他向良師提出,要教其功夫。良師本不認識這位其貌不揚的瘦老頭,更自負螳螂與八極之威力,根本不搭這個茬。
老人以后還是在旁觀看,良師依舊不理。有一天,這個老人和良師商量:小阿弟(上海人對年輕人很客氣的稱呼),我叫你做一個動作,看你能不能站5分鐘,好不好?良師心想,我馬步隨隨便便就站40-50分鐘,5分鐘有什么不能的。于是一口氣答應下來。老人就教良師擺了一個動作。良師按此站樁,大概3分鐘后即大汗淋漓,雙腿顫抖。但是良師好強,硬是用力撐著不放,結果越撐越難受,越撐越發抖,直到撐到約莫10分鐘,實在撐不下去了才作罷。此時汗水已經打濕了水泥地面。而那老人,早已不見蹤影。
事后良師向同道打聽,同道吃驚地說:你怎么連這個人都不認識?!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郝湛如,可是上海灘頂級的實戰高手!
良師尋思:這個樁這么難,一定是個好東西。于是堅持鍛煉,天天站這個樁。
奇怪的是,那個老者第二天沒有來,第三天也沒有來。一個月沒有來,兩個月也沒有來……
第三個月最后一天的晚上,良師依然在站這個樁。時間已經快到公園搖鈴關門,前面約30-40米處出現一個人影。當良師注意的時候,人影一晃就到大樹后面了。接著聽到公園搖鈴,良師就結束站樁過去看,但樹后卻空無一人……
次日一早,良師再練,則郝祖(那老人)出現。良師立即拜師,郝祖欣然納之。郝祖云:此式名叫三體式。并糾正了良師練習中的一些錯誤。比如前肘內擰;三體,就是重心在兩腳之間。良師堅持練習,3個月后達到單腿45-60分鐘。郝祖再授劈拳,良師練習1年乃成。劈拳既成,其它功夫,就學的非?。
郝祖性格奇特,徒弟練習,就喜歡在旁邊看,很少吭聲。郝祖叫怎么練徒弟就必須怎么練。曾有徒弟提出想學某形,那郝祖就再也不教了,而且斷絕一切關系。良師和郝祖關系最好,曾問過某個拳怎么打,郝祖立即就把面孔拉下來了,嚇的良師再也不敢多問,立即悶頭打拳。良師給鄙人解釋:郝祖是在嚴格要求弟子,因為許多功夫沒有練出來,就不能練下一步。否則多學無益。
郝祖好酒,良師經常請郝祖喝酒。郝祖喝酒之時,良師就在旁邊打拳。郝祖有時喝得興起,又看到徒弟練拳帶勁,就高興地起來指點。良師每學一式,就不斷重復練習2-3個小時,直到招式深入腦海。
良師那時侯月工資是39元,除了自己的有限花用外,都花在郝祖身上了。他經常請郝祖喝酒,一般一周一次,多的時候一周2、3次。
良師是跟郝祖最久的弟子。在很長的時間內,良師是跟在郝祖身邊唯一的弟子。12年的學習,盡得其真傳,于本門各種武功無不精絕。同門之中,得郝祖宋式行
意拳之外形內精者,無出其右。
郝祖文革中去世,邵善康師伯曾記述過其事跡。
二、 絕 技
心意名宿盧嵩高有個本家親戚姓陳,因跟盧嵩高練功夫,故而跟郝祖、良師都比較熟悉。在郝祖去世后,一次他跟良師交流,一動手,陳大驚說:郝湛如的東西都在你這里。良師笑說:因為自己和郝祖一樣高,也一樣瘦,動作完全一樣,所以活脫脫一個郝祖。
筆者之形意本學自嚴師。嚴師善戰,氣宇軒昂,出手之神奇,一如傳奇。筆者雖資質有限,但也練的虎背熊腰,出手還算快捷,動手不讓人。不少好指點他人的前輩,一動手后發現鄙人出手硬朗,就再也不多言語。然跟嚴師一動手,卻如幼狼遇到猛虎,根本不堪一擊。本自以為強橫的力量,如遇驚濤駭浪;本自以為快捷的身手,一運用即被控制,遭雷霆數擊。若非親身交手,實難想象功夫居然可以練到如此厲害!嚴師后因眼疾,不便全力發勁,即使如此,其內勁亦遠勝筆者。據嚴師講:同學時,良師臂力更勝一籌。
良師清俊,走在大街上,根本不會有人認為他是武林高手。然而跟其動手,良師隨意一踏步,筆者即覺如牽心神,頓覺危險重重,被迫馬上調整姿勢。事后筆者將這個感覺告之,良師笑著說:以前有幾位高手跟他動手,說也有這種感覺。
跟良師動手,每次挨打都不知道怎么被打中的。良師一再強調:形意必須不露形。惟其如此,方能隨心所欲,達到神奇境地。一露形,人家便知其意圖,即有備。因此出手要達到沒有形跡的水平,著了形跡就不是形意了。剛開始練的人,都有形有象,練到功深才有可能無形無象。
其出手,一按、一擦、一點,看上去很隨意,但卻奧妙無窮。若非大行家,絕難窺其端倪。一動手,則被擊中。
一次,良師詢問:什么是內家。筆者以少林、
武當做了回答。良師伸手做了個動作,說:如果對方胸口被這樣打中后,外表沒有傷痕,里面傷了,必然吐血的。及時治療,可以治好,但是只是表面好了,以后會經?,帶一點隱痛,象癆病一樣。一出手,人家就會內傷,練到這樣,才可以稱為內家。良師敘述有位師伯曾經用此一式即鎮服日本高手。其它功夫發掌力發的是震勁,打到人身上要留痕跡,發紅,重了發青,內臟也會被震傷。但是不會象我們的內勁留有后遺癥的傷。這不是震勁可以比擬的。
郝祖的功夫到最后就是點穴,良師得其全傳,F在有些人演示的點穴,其實是打穴,和點穴有很大差異。點穴奧妙很深,不但要有準確的位置,還要有時辰、有陰陽、有順逆等等。解穴必須知道點穴的手法,不然沒有辦法解。古代小說中講,有人被點了穴位,前來解穴的都是點穴者的同門師兄弟。因為同門才有可能知道點穴者的手法,看出如何點的,才能解開。點穴練手需要用藥泡手,象良師這樣泡藥的手,是軟的?上КF在練手的幾味藥很難得到了,后輩們再配此藥很不方便。
一個人縱然銅皮鐵骨再厲害,也經不起點穴。十拳不如一肘,十肘不如一指。這一指,就是點穴。點穴要小心,在點穴面前,人是很脆弱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也許這一指頭下去,人就死了,想救都來不及了。因此不是什么穴位都可以隨便點的。
良師認為本門的重要典籍《內功四經》是形意宋式一脈的開創者宋世榮編寫的。本門的很多功夫,都在該典籍中。反過來說,內功經其實就在拳里,拳練好了,就都有了。
形意拳是由大槍演化而來的,形意拳的勁其實就是大槍勁。練習中使用大槍會叫別人覺得危險,因此大家都把大槍去掉頭,這就是大桿子。白蠟桿柔韌、沉重,筆直,最適合練內勁之用。良師在此頗有造詣。很多人誤以為形意13桿即
太極13桿,其實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鄙門之器械麟角刀多尖多刃,怎么動都可以傷人,對敵人對自己都很危險,但卻不容易練習,稍不小心還會劃傷自己。非功夫嫻熟者,方可以習練。
良師劍法獨步,按照清朝方式握劍運劍。招式老辣,即使述之亦令人不寒而栗。
因筆者功夫粗淺,辭不盡意。很多絕技,以后有機會再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