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
-
太極追源
時間:2019-5-26 15:28:19 作者:中華氣功大全網 來源:www.romeberg.com 查看:0 評論:0文/ 奚龍
這套拳路快慢相間、剛柔并濟,用勁忽隱忽現,突顯出陳式太極拳那種旋轉綿長的纏絲韻律,與平日人們常見的平緩柔和的楊式太極拳大不相同。拳法雖好,老友學會后卻發現,在城里廣場花園處難尋“知音”,弄得我也對它的來路正宗與否心起疑惑。這次休假旅游,我終于來到了神往已久的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有心追根溯源。
走進陳家溝那古樸的“太極拳祖祠”,我細讀了高墻上的“歷代太極拳傳遞表”,在陳氏家族嫡傳第十九世,找到了“陳小旺”,他正是我習練的“陳式老架一路”太極拳的著書人。我大為興奮,總算找到了“祖師爺”;剞D再細看那張列有幾百位太極拳先輩的“傳遞表”,我又一陣驚嘆:原來,如雷貫耳的幾個大名——楊露禪、武禹襄、孫祿堂、吳鑒泉、和兆元等都名列表中,他們就是楊式、武式、孫式、吳式、和式太極拳的創始人。太極拳能有如此繁盛龐大的體系,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不斷的創新。
太極拳的開拓在于創新,創新的土壤是開放和寬容。
在陳家溝的“楊露禪學拳處”,我徘徊在當年小長工楊露禪偷看陳式太極拳大師陳長興教拳的那一角后山的斷墻殘瓦旁。我想,如果當年陳長興不摒棄門戶之見,不肯收下賣身為童工又是外姓人的楊露禪為徒,楊露禪能夠僅憑墻頭窺視學得陳式太極拳的精髓嗎?如果不是陳長興寫信介紹他進京教拳,向外發展,能有從陳式太極拳發展而來的楊式太極拳嗎?
當年楊露禪在北京清王宮教拳,為適應一些體質虛弱的貴族子弟習拳,他智慧地將陳式太極拳中的躥、蹦、跳、躍等高難度動作刪去,改為不縱不跳、動作和順、姿勢優美、適應不同人群演練的大眾化動作,創造了現今最流行的楊式太極拳。這里一個“減”字,成就了一個“新”字。
孫式太極拳源自武式太極拳,并集形意、八卦、太極之大成,其要訣是綜合與融合。一個“合”字,撐起一片新天地。
而和式太極拳,是在陳式一路拳架中加圈,后又以儒家、道家并結合醫學理論來指導規范拳架。這里是一個“加”字,注解了創新的要義。
我恍然領悟,排在“太極拳傳遞表”上的世代拳師,走在既成道路上的往往成績平平,默默無聞;而走在創新求變的道路上的,即便加加減減合合,倒是各有建樹,開啟了一代拳風。人生成功的秘訣大致如此。
- 相關文章
-
-
5-26太極拳“虛靈頂勁”動式分析
-
5-26《太極拳論》與“走架行功”
-
5-26如何練習太極拳的連續弓步進步
-
5-24吳式“十式”太極拳在隴南生根開花
-
5-24太極人愛心公益 樂在其中
-
5-24太極文化融入旗袍文化,顯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
5-19大華二村一居健身太極拳開班,學員熱情高。
-
5-11閔行區太極拳協會吳涇太極拳分會“八法五步”、“循環八式”拳培訓
-
5-1“聞雞起舞強筋骨.和諧太極健身心”.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老年人體育協會太極拳比賽
-
5-1吳式太極拳丹誠傳人聚首大連談拳論道 --吳式太極拳丹誠傳人大連聯誼會紀實
-
- 本類更新
-
-
5-26太極追源
-
5-26太極拳“虛靈頂勁”動式分析
-
5-26《太極拳論》與“走架行功”
-
5-26如何練習太極拳的連續弓步進步
-
4-6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對太極拳在青少年傳承中的思考-王焱焱
-
4-6太極拳運動對人體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良性調節-葉秋霞 姚利娟
-
3-18修煉基本功法 體悟太極之理-陳敬東
-
3-18太極拳快慢交替練習法-唐靖斌
-
3-18如何認識太極拳的慢練與快用-魏博
-
2-10拳不上手的五大緣由
-
- 本類推薦
-
-
4-15太極拳24式
-
3-15親身體驗太極拳實戰
-
3-15太極拳能實戰嗎?
-
3-15陳式太極拳實戰
-
3-15太極拳實戰技擊
-
3-15張紹堂談太極拳實戰能力
-
3-15太極拳實戰技法淺解-嚴昭法
-
3-15太極拳實戰教程資料簡介
-
3-15關于太極拳實戰
-
9-8論太極拳的勁點
-
- 本類排行
-
-
8-2542式太極拳拳譜及拳譜詳解
-
3-15太極拳的由來
-
5-14站樁-講點連師父都不一定會隨便傳的東西
-
9-6太極拳前輩的一個不傳之秘-“空肩”
-
9-19太極松腰最簡單的方法
-
6-23李和生總結出了一套練習內功的方法
-
4-15太極拳24式
-
7-12青城太極養生動功六式-劉綏濱
-
9-8練功法則“三練三不練”
-
9-2吳式太極拳的特點及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