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bj3x5"></ins>
<var id="bj3x5"><video id="bj3x5"></video></var>
<var id="bj3x5"></var>
<cite id="bj3x5"></cite>
<var id="bj3x5"></var>
<var id="bj3x5"></var>
<cite id="bj3x5"><video id="bj3x5"><thead id="bj3x5"></thead></video></cite>
周易預測

周易的占卜認知方式

時間:2015-11-10 10:56:45  作者:中華氣功大全網  來源:www.romeberg.com  查看:0  評論:0

  周易的占卜認識方式

  從一般的劃分看,人類的認識方式大致包括三種:日常生活認識方式、現代科學認識方式、神秘認識方式。前兩種認識方式為我們所熟知,而對于神秘認識方式,則一直被學界忽略甚至否定。

  什么是神秘認識方式?我認為它包括兩種形式—推理性認識方式與非推理性認識方式。非推理性認識方式是指先知對事物發展的預測,它不需要任何推理程序!吨芤住返恼疾氛J識方式屬于推理式認識方式,它沒有任何神性因素在內,只不過這種推理方式與其它兩種認識方式完全不一樣。首先,其它認識方式都是主體通過直接接觸客體,經過一定的認識運動過程,最后形成關于事物的發展規律的認識;或者是主體通過其他人獲得有關某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這是我們通常所稱的間接知識。占卜認識方式則完全不同,它不需要主體129《周易》認識論思想研究對事物的直接接觸,而只要通過占卜的具體操作,就可以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但又不同于非推理性神秘認識方式。其次,推理方式不同于科學認識論的方式。一般科學認識方式,基本上是從歸納推理或演繹推理出發來獲得有關事物發展規律的知識,而這種歸納或者演繹必須是同類內部的。占卜推理認識方式則是用“觸類推理”,即“類比演繹綜合推理”,這里首先沒有歸納推理,而主要是演繹推理,但這種演繹與上述所講的完全不同,它不是同類的演繹,而是完全不同類的推理。

  作為預測前提或公理的卦象、卦辭與爻辭,就其范式(標準結構式)來說,它是一般與個別、具體與抽象的統一。例如“履”卦,卦辭“履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現象的存在,最終根源于“有情本體”的存在,而“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的《周易》,正是圣人為了后世人們的經世致用而寫的百科全書式的經典,“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者謂之仁,知者見者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著仁,藏諸用。”“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法象莫大乎天,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1]后面列舉了大量的事例來說明圣人是如何應用八卦來制器、創立制度等等。所有這些表明,《周易》是非常重視“行”的。那么,這種“行”包括那些內容呢?

  生產生活活動,即我們當代所說的生產實踐、科學實驗,在古代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條件下,生產實踐的范圍極其有限、科學實驗根本沒有的情況下,《周易》所說的生產活動主要包括制器尚象,就是按照《周易》的原理制造生產和生活用的工具。這里包括一種循環,古代圣人經過仰觀俯察而悟出64卦,又以64卦為依據,“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從而制造出各種生產、生活工具,并依此來進行正常的生產活動。

  政治活動,類似于近代所說的階級斗爭、政治運行、戰爭、國家管理等方面的活動,這是統治階級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中國文化中發展最成熟的部分。因此,《周易》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詳細探討如何治國安邦。

  道德活動,“易乃寡過之書”、“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既然宇宙的本體就是一種道德性存在,而人要達到與宇宙的最高同一,主要是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達到與宇宙的自然融合,由此可見道德修養在《周易》中的重要地位了。所以《周易》一書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探討君子如何修身養性,這也是中國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倫理文化為什么一直處于統治地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種實踐觀的最大缺點是其單向型,按照正常的過程,應該是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圣人那里,確實也是通過“仰觀俯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實踐活動,而形成了理性認識,然后由這種理論做指導,從事生產和生活實踐、政治實踐、道德實踐。但一到了一般人,事情就發生了131《周易》認識論思想研究變化,只要通過“尚辭、尚變、尚象、尚占”的過程,即單一地以《周易》為指導,從事生產、政治、道德活動,而不是從實踐中產生知識再返回實踐,變成了一種教條式的單一輻射,普通人的所有實踐活動都不過是圣人思想的注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或充實圣人的思想。

  另外,這種實踐觀的最大不足是其被動性,主體只有具備充分的主觀能動性—主體具備自由選擇客體、自由選擇理論前提、方法等等,才有可能從實踐中形成科學的認識。西方的科學之所以得到了根本的發展,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思想的解放、主體的充分主動性。而《易傳》的觀點正好否定了這種主動性,君子的理論是預先定好的,方法也是圣人設定的,客體的范圍也是被限定的,何來主動性!


標簽:周易 占卜 認知 方式 
上一篇:周易之天人合一美學思想
下一篇:《周易》—中國詩歌原初狀態的萌芽
站內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華氣功大全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3064025號
热久久99在线精品澳门,日本天堂网av一区二区三区,女女sm国产在线播放重口,台湾麻豆传媒官网兄妹蕉swag,国产日韩动漫综合在线视频,国产自慰直播哺乳期,美少女萝莉妹妹和我的故事,国产网红直播迅雷种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