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預測
-
周易之陰陽和諧美學思想
時間:2015-11-10 10:56:50 作者:中華氣功大全網 來源:www.romeberg.com 查看:0 評論:0正如《莊子·天下》篇所云:“易以道陰陽。”一部《周易》實質上是向人揭示宇宙陰陽對立統一客觀規律的書,陰陽和諧思維是建構《周易》理論體系的靈魂。盡管《易經》本身并沒有出現“陰陽”與“和諧”等詞語,但其思想卻貫穿于《周易》理論系統的始終!兑捉洝妨呢灾,除乾、坤兩卦之外,其余各卦都是由陰、陽二爻的重疊組合而構成。陰、陽既是宇宙生命運動中兩種基本要素,同時其相互作用又構成宇宙運動的內在動力。陰、陽不是孤立自存、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這種對立與統一促進了事物的發展與變化,也構成了《易經》的基本精神。而《易傳》所確立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更是把陰、陽提升為一對可以解釋一切現象的最高哲學范疇,并把陰陽變化規律看作是統率天地萬物及社會人生的一個最為普遍的規律。在《周易》作者看來,陰陽的相互作用是宇宙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源;“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系辭下傳》),也是化生宇宙萬物生命機體的兩種根本性力量:“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同上)而在陰與陽的內在關系中,協調、統一與和諧是基礎,和諧既是宇宙萬物的最佳狀態又是其基本狀態!吨芤住氛J為,陰與陽在本質上是相互和諧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乾·彖》)乾為剛,坤為柔,雙方互相親附,就會帶來歡樂;雙方互相對抗,就會帶來憂患:“乾剛坤柔,比樂師憂。”(《雜卦傳》)由此看來,要求對立雙方的和諧統一是《周易》的基本原則。
錢大昕云:“嘗謂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潛研堂集·中庸說》)錢氏這里雖有夸大之嫌,但《周易》具有鮮明的尚中觀念卻是勿容置疑的。“中”在《周易》中出現126次,《經部》有13次,有5處把“中行”作為名詞,具有行中道之意。有2處用作判詞,如“中吉”,處中則吉,明顯地表明了尚中思想!兑讉鳌“中”凡113見,其中“中正”、“正中”、“中直”23見,“剛中“13見;其在卦爻辭的判斷上,亦多因處中位、行中道與否而判斷吉兇悔吝,這同樣鮮明地反映了尚中的思想傾向。“和”同樣是《周易》的重要概念!兑捉洝冯m然不見“和”這一范疇,但關于“和”的思想卻是依稀可見。如《同人》、《中孚》、《咸》等卦,都蘊含有“和”的思想傾向。其實,“中”之本義,亦具有“和”的內涵,如《說文》:“中,和也。”《易傳》中“和”字凡11見,同樣表現了崇尚中和的思想。如《系辭下傳》:“履,和而至……履以和行。”《說卦傳》:“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乾·文言》:“利者,義之和也……利物足以和義。”由此看來,“和”在《周易》體系中是生命的最佳狀態和最高品格,體現出宇宙的中和之美。《周易》確立的陰陽和諧思維對中國美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陰、陽是中國美學的基本范疇。就音樂言,《呂氏春秋》、《禮記》、《樂記》對陰陽思維都有大量反映。如《禮記·郊特牲》:“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禮樂反映的就是陰陽對立統一規律,中國音樂十二律分為陰陽兩類就是明證。就繪畫言,中國繪畫遵循虛實相生之理,其中的虛為陰,實為陽。在構圖上,中國繪畫講求前后、大小、濃淡、遠近、疏密、聚散、收放等關系的辯證統一,而所有這些都反映的是陰陽對立轉化的關系,屬于陰陽之道的感性顯現。就藝術風格言,中國古典美學通常將藝術美的形態分為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兩大類,而“陽剛、陰柔這一對美學范疇及其觀念,實際是由《易傳》所提出的。陽剛與壯美相對,陰柔與優美相對,后代稱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這一對美學范疇的提出,在中華古代美學分類學上作出了重要貢獻。”(第299頁)[10] 就藝術作品論,春秋時期的魚龍紋盤、蓮鶴方壺,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龍鳳方案,西漢的長信宮燈,東晉陶淵明的詩賦,唐朝王維、孟浩然的田園詩,宋代柳永、李清照等婉約派的詞作,南唐董源和五代巨然等人的南宗山水及宋元寫意畫、唐代歐陽詢、元代趙孟頫的書法,都基本上屬于陰柔之美的范疇;而殷周時期的青銅器,秦朝的兵馬俑,漢代的馬踏匈奴石雕,唐朝高適、岑參等人的邊塞詩,宋代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的詞作,范寬等人的北宋山水、北魏石刻及顏真卿的書法,則基本上屬于陽剛之美的范疇。所有這些都充分證明了中國美學中流淌著陰陽思維的血液。不僅如此,《周易》陰陽思維還有陰陽相濟的特點,陽剛和陰柔并非是孤立存在和獨立發展的,而是相互作用和轉化的:“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系辭下傳》)反映在中國美學中,突出的表現是陰陽相和、剛柔相濟,這是美的創造的最高理想模式。如劉勰《文心雕龍》:“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定勢》),“剛柔以立本,變通以趨時。”(《熔裁》)張懷瓘《六體書論》:“夫物負陰而抱陽,書亦外柔而內剛。”項穆《書法雅言》:“若而書也,修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劉熙載《藝概·書概》:“書要兼備陰陽二氣”、“書,陰陽剛柔不可偏陂”沈宗騫《介舟學畫》:“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魏禧《魏叔子文集》:“要為陰陽自然之動,天地之至文,不可以偏廢也”。另蘇軾的《游金山寺》通過巧妙的藝術手段將惆悵心情和瀟灑風度融為一體,且流露出豪邁之氣,就極為典型地體現出剛柔相濟的風格特征。還有劉熙載《藝概·書概》評論孫過庭的草書為“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王羲之的書法為“‘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從而指出其剛柔相濟、峻拔偉麗又瀟灑飄逸的獨特神韻。所有這些都來自《周易》所開創的陰陽思維。
其次,《周易》中正和諧觀念影響下的中和之美在中國各門類藝術中都有極為豐富的表現。盡管“中”與“和”兩者存在有細微的差別,但其從本質上共同反應了一個由天地人三才所建構的“中和”結構。具體到《周易》本身來說,《易》卦六爻所居位次中,二爻當下卦中位,五爻當上卦中位,兩者象征事物守持中道,不偏不倚。陽爻居中,象征“剛中”之德;陰爻居中,象征“柔中”之性。如《同人·彖》云:“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家人·彖》云:“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兩卦六二、九五皆處中正之位,是為吉卦吉爻!独·文言》云:“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因此,在《周易》中,“中和”是盡善盡美的象征,是美的最高境界!吨芤住分刑N含的這一美學觀念對后世文學藝術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詩文方面,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即體現了中和精神,所謂“思無邪”是也。他要求詩歌抒寫情志要“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后來的《禮記》將之進一步轉化為“溫柔敦厚”的詩教,同樣合乎《周易》的中和精神。而孔子所提出的“文質彬彬”更是直接被后世廣泛運用于文學藝術領域,用以代指藝術內容和形式和諧統一的中和之美。另皎然《詩式》提出詩有“四不”:“氣高而不怒,……;力勁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贍而不疏,……”、“二要”:“要力全而不苦澀;要氣足而不怒張”、“四離”;“雖期道情,而離深僻;雖用經史,而離書生;雖尚高逸,而離迂遠;雖欲飛動,而離輕浮”、“六至”:“至險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麗而自然;至苦而無跡;至近而意遠;至放而不迂”等說法,從而對詩歌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都提出了適度的要求。在音樂方面,《尚書·堯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呂氏春秋·大樂》:“凡樂,天地之和,陰陽之謂也。”《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萬物諧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于天地,然后能興禮樂也。”并言音樂之諧美時強調“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攝,四暢交于中,而發作于外。”阮籍《樂論》:“夫樂者,天地之體,萬物之性也。合其體,得其性則和。”“昔者圣人之作樂也,將以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陰陽八風之聲;均黃鐘中和之律,開群生萬物之情氣。故律呂協則陰陽和,音聲適而萬物類。”沈約《宋書·謝靈運傳》:“夫五色相宜,八音協調,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所有這些論述都意在表明,音樂之美在于天地之和、陰陽之和、生命之和。在書法方面,衛恒《四體書勢》要求書法要“勢和體均”。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出了“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原則,強調“志氣和平,不激不厲”。項穆《書法雅言》指出:“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于中和,斯為美善。中也者,無過不及是也。和也者,無乖無戾是也。”所有這些都意在強調書法藝術的中和原則?傊,“這種《周易》‘三極’中和觀,是中華藝術美與藝術精神的一種范型。……中華傳統藝術美與藝術精神的本質不是什么別的,它就是以‘中’為人學內容,綜合天地之理,以‘和’為圓融境界的中和之美。”
- 相關文章
-
-
11-10周易八卦住宅風水
-
11-10周易哲學與企業商道
-
11-10周易之天人合一美學思想
-
11-10周易的占卜認知方式
-
11-10《周易》—中國詩歌原初狀態的萌芽
-
11-10《周易·易象》與周易的區別
-
11-10周易淺述
-
11-10周易術數學大全
-
11-10《周易研究》之出土竹簡文獻研究綜述
-
10-20陰陽宅風水實例圖解
-
- 本類更新
-
-
11-10周易哲學與企業商道
-
11-10周易之陰陽和諧美學思想
-
11-10周易之天人合一美學思想
-
11-10周易的占卜認知方式
-
11-10《周易》—中國詩歌原初狀態的萌芽
-
11-10《周易·易象》與周易的區別
-
11-10周易淺述
-
11-10周易術數學大全
-
11-10《周易研究》之出土竹簡文獻研究綜述
-
11-10易經起源與流派完整版
-
- 本類推薦
-
- 本類排行
-
-
11-2淺談什么是易經,易經主要講什么
-
11-2周易:五大開運招財法
-
12-7如何增加你的偏財運?
-
12-7何為桃花劫?女人如何防范爛桃花?
-
11-2如何催旺財運?
-
12-7奇門分析判斷主要方法
-
10-2易經預測在股票投資中的作用
-
11-2【周易與環境】千萬注意大路沖門
-
12-7有錢易變壞的五種男人面相
-
10-2周易預測生男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