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bj3x5"></ins>
<var id="bj3x5"><video id="bj3x5"></video></var>
<var id="bj3x5"></var>
<cite id="bj3x5"></cite>
<var id="bj3x5"></var>
<var id="bj3x5"></var>
<cite id="bj3x5"><video id="bj3x5"><thead id="bj3x5"></thead></video></cite>
太極拳

拳不上手的五大緣由

時間:2015-2-10 11:00:47  作者:中華氣功大全網  來源:www.romeberg.com  查看:323  評論:0
有些朋友練太極拳由于缺乏老師和拳論指導,雖用功日久,總感覺拳不上手,收效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身勢不松。太極拳要求中正安舒,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放松有很多好處,能使氣血暢通,活血化淤,收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用于推手,放松能提高自身的靈敏度,更好地感知感覺對方勁力的大小、方向、長短而順勢借力,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另外太極拳發勁有個過程,叫松恬彈抖。只有松得徹底,發勁時肌肉、關節突然伸縮,產力的瞬間爆發力才大。因此,歷代名家都嚴格要求,如陳式太極拳宗師陳發科要求學生松要松到指肚尖;楊式太極拳宗師楊澄甫把太極拳喻為綿里藏針的藝術,認為“松軟是太極拳的寶貝”。名家李雅軒要求學生松要松到腳板心,“柔若百骨似無骨”。目前我們有些人忽視放松這一基本要領,有的當成外家硬功來練習,那就無法收到好的效果。

  二是虛實不清。拳諺云:“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庇行┡笥巡欢搶嵵,常犯“雙重”的毛病,拳意就難上手了。其實,練太極拳的全過程就是虛實變化,陰陽交替的過程。如楊式太極拳上步,要求實腳送虛腳,即用一腿(全腳踏實)屈膝支撐身體,另一腿邁出時腳輕輕著地,然后重心前移,前腳由虛變實,后腳由實變虛;向前推掌時,掌也有一個由含蓄變充實的過程。因此,拳論有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三是上下不隨。太極拳講究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上下相隨,周身一家。拳論說:“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边@里闡述了太極拳運動中腳、腿、腰、手及全身的相互關系。上下相隨有其重要的意義;周身的各個肢體和各個關節的同時運動更能發揮太極拳強身健體的作用;用于防身,則有“上下相隨人難進”的功效。由于周身一家,無有缺陷,靈活多變,對方就無隙可乘了。進攻時,發出的勁力就完整充實,能發揮出形跡不露,入里透內的效果。

  四是內外不合。太極拳要求內外合一。內外指練拳過程中的意念、呼吸、動作,三者要較好的配合。具體講,打拳時要求做到全神貫注,意到身到,即每動須掛拳意,假如伸出,用意思送出,收回同理。同時配合以開吸合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虛吸實呼的拳勢呼吸。故拳論有云:“先在心,后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勢勢存心揆用意”。要求以意領氣,以氣運身,三者協調一致。

  五是呼吸不舒。有些人由于曾練外家硬功時間太長,習慣了吞氣努力,咬牙睜眼,練太極拳時感到呼吸不暢,拳意也就難上手了。太極拳一般采取順腹式呼吸方法。采用拳勢呼吸方法要求初學者不要刻意去追求。拳論說:“氣以直養而無害,要求順其自然”。又說:“全在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比绻桃庾非,就會出現呆板滯頓之相,拳意更難上手了,甚至會練出其他病來。

標簽:不上 上手 五大 緣由 
上一篇:如何認識太極拳的慢練與快用-魏博
下一篇:練太極拳怎樣做到“中定”
站內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華氣功大全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3064025號
热久久99在线精品澳门,日本天堂网av一区二区三区,女女sm国产在线播放重口,台湾麻豆传媒官网兄妹蕉swag,国产日韩动漫综合在线视频,国产自慰直播哺乳期,美少女萝莉妹妹和我的故事,国产网红直播迅雷种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