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棍是一種軟中帶硬,柔中有剛的兵器,它能放能收,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近戰威力無窮。兩節棍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學,無須深厚的
武術基礎,男女老少均可習練。經常練習兩節棍,可以強化腕力,提高反應能力,增強身體協調性,是所有武術愛好者迅速成為自衛高手的捷徑。
動作名稱:
預備式
1、霸王敬酒
2、迎面腳
3、左右格擋
4、毒蛇出洞
5、白蛇吐信
6、流星趕月
7、蘇秦背劍
8、烏云蓋頂
9、橫掃千軍
10、左右逢源
11、翻山越嶺
12、先斬后奏
13、笨鳥還巢
14、威震八方
15、十字披紅
16、雙手擎天
17、金雞獨立
18、喧賓奪主
預備勢:
兩腿直立,雙腳并拔,右手食指夾于兩棍中間,拇指在上,中指、無名指、小指在下,合握兩棍,雙臂自然下垂,雙手置于大腿兩側,目視前方(圖1)。
要點:頭正眼平,挺胸直腰,松肩收頦,呼吸自然,精神貫注。
(1)霸王敬酒:
右腳上前一步的同時,右手握棍提于右腰側,左手呈掌護于右手上。左腳上一步腳尖點地,右腿屈膝下蹲呈左虛步。雙手前推,手勢不變,目視左前方(圖2)。
要點:挺胸塌腰,兩臂成圈。
(2)迎面腳:
上式稍停,左腳踏實直立,右腳向前上踢出的同時,左手向后向上,再向前迎 擊右腳面(圖3)。
要點:右腳面繃平,踢腿快速有力,手腳一致,拍擊響亮。
用法:以腳踢擊敵胸、頦部。
(3)左右格擋:
右腳迅速向身后落步,雙腿屈膝呈高馬步。左掌向左再向右擊出,掌心向內。右手握棍收于右腰側,目視左掌(圖4)。左右轉身,左腰后撤,雙腿屈膝呈高馬步的同時,右手握棍由右向左屈肘擊出,左手變掌由左腰側向外下按,目視右手(圖5)。
右后轉身,右腰后撤的同時,左手呈拳由左向右擊出,掌心向面部,目視左掌,右手握棍收于右腰側(圖6)。
要點:撤步格擋迅速協調,招式相連。變馬步時重心落于兩腿之間,挺胸塌腰。
用法:格擋敵攻來之拳械。
(4)毒蛇出洞:
1、身體向右轉體90度的同時,右腳向右前上半步,右手沉肘握兩棍平置于右肩前,兩棍與地面平行。左手置于左胯側(圖7)。
2、右手握住二節棍前端,向前伸臂抖腕用力射出棍梢(圖8)。
要點:射棍前兩棍要保持與地面平行的水平位置。射出棍梢時須緊緊握住棍的一端,以防兩棍同時飛出。
作用:射擊對方頭部。
(5)白蛇吐信:
重心上移,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放開乙棍。右腳向前上一步屈膝呈右弓步的同時,右手持棍由右肩上向前擊出,左手呈掌向左后平伸。左腳向前跟一小步,重心后移,雙腿屈膝下蹲呈高馬步的同時,右臂外張,右手內旋掄棍由前向下向后運行至右腋下時,右臂內合將乙棍夾于腋下。左掌置于左胸前。右腳上一小步屈膝,左腿蹬直呈右弓步的同時,右臂松開乙棍,右手持棍向前擊出,左掌后伸。左腳前跟一小步,雙腿屈膝呈高馬步的同時,右臂外張,右手持棍內旋,使乙棍向下向后運行。右臂內合將乙棍夾于右腋下,目視右前方(圖9)。
此式重復三次。
要點:發棍突然,上步迅速,擊棍有力,力達棍端。
作用:由于其動作簡短快捷,能打擊對方的頭部、胸部、下陰等要害部位,且不易被對方識破。
(6)流星趕月:
右手握棍的另一端,在體側向下向后作逆時針掄棍四周后,掄于后上方(圖10)。
要點:臂部與肋部的距離不可太大,掄棍時主要以手臂發力。
作用:保護身體側面以防被襲。
(7)蘇秦背劍:
1、右腳上前一步呈右弓步的同時,用勁把棍向前上、向后蕩起,左掌張開在右肋下迎接蕩回的棍(圖11)。
2、松開左手,右手運勁掄棍從身旁向上再向后下方揮去。待棍勢去盡時又運勁向前上方蕩起繞環一周(圖12)。
要點:收回棍后,要把棍鏈(或棍繩)緊靠肩部,才不致打到自己。
作用:自上而下地擊打對方的頭、面、手等部位。
(8)烏云蓋頂:
右腳向左腳前靠半步,右手握棍端經背后向右前上方揮出,隨即在頭頂做順時針平面旋轉,左手保持自然下垂姿勢(圖13)。
要點:當棍橫掃時手要用力,速度要快。
作用: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橫擊對方腰肋或頭部。
(9)橫掃千軍:
把棍揮擺至左腰后,當棍從左腰彈至右腰后,以右手棍把反手棍橫掃至左邊,右手掌心朝前肘,棍另一端接在手中,再向右橫掃,至右腰側用右手接棍(圖14)。
(10)左右逢源:
1、左腳向左移半步,身體稍左轉的同時,左手反把接棍,隨即向左后方揮棍,掌心斜向下方。右手繼續從左后上方向前上方經體前做“8”字形揮棍(圖15)。
2、當揮棍到左上方時,左臂外旋,手心貼于左腰間,使棍向右下揮擺至腰后(圖16)。
要點:身步要協調用力,揮棍時要以腰和臂發力為主。
作用:保護全身,且能擊打對方。
(11)翻山越嶺:
1、左腳左移半步上身右轉,呈半馬半弓步,重心在左腳。棍梢借助背部作用反彈,左手反握棍端把棍揮向左肩背后的同時,右手在背后接棍(圖17)。
2、右腳向后靠半步的同時,松開左手,右手握棍端經體右側向身右下方揮出。右臂外旋,抬肘向上稍高于右肩(虎口向下,使手握的一節棍垂直地面),然后右臂內旋,用力翻腕向左腰下擺,使棍從左上、向右下,經體前向左腰后繞行。把棍揮擺至腰后,并用腰部作反彈,把棍再揮擺至右肩背后的同時,用左手接棍(圖18)。
要點:當棍揮擺至腰部和背部時,要把棍鏈(或棍繩)緊靠背部,才不致打到自己。
作用:把棍藏在背后便于隱蔽,能出其不意打擊對方。
(12)先斬后奏:
當右手握棍端掄棍至后上時,反方向做順時針掄提一周,同時右臂上舉,右手小臂與地面垂直(猶如跳板一般),此時向后掄的棍剛好打在右大臂做成的跳板上。使棍向逆時針方向反彈,左手向右前上方提起,變掌于左側橫格。當棍彈起向前時,立刻提起后腳(右腿)以大腿相迎,使棍的近鏈処觸及大腿,右手握棍端,利用右大腿把棍彈起的同時,右腳向前落地(圖19)。
要點:打在大腿上的著力點要準確。
作用:當棍打著手臂或大腿彈起時,利用彈勁、身步的配合,能出其不意打擊對方。
(13)笨鳥還巢:
左腳向左后方退一步呈半馬步,重心落于左腳的同時,左掌在腹前張開接住從前上方落下的棍。左手松棍之后向下垂落,在棍即將去盡時,右手腕旋即運力將棍彈起,從下向右繞環一周,使之返回在胯前接棍的左手中(圖20)。
要點:將棍彈起時主要運用腕力。
作用:打擊對方的腳部、襠部及腰肋等要害部位。
(14)威震八方:
身體向左轉呈右腳在前的半馬步,同時左手松棍,左手腕隨即運勁將棍從下向左上揮棍至頭部右上方。右手握棍經下向前上方向右后繞環掄棍(圖21),然后從右后向下、向前向上之后,再向左下,繼續以“8”字型旋轉舞棍,左手仍保持自然格架姿勢(圖22)。
要點:臂部和腕部用力要協調,并要身步配合。
作用:保護全身,能攻能守。
(15)十字披紅:
接上式右手掄棍向下向后使乙棍在身體右側逆時針轉一周向前,向左下劈落,目視乙棍,右手掄棍向左后在身體左側順時針轉一周再向前,向右下劈落,左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右手持棍由后向上向前再向左下劈落(圖23)。
要點:招式連貫,劈棍有力。
用法:連續劈擊敵頭臂部或打掉敵方兵器。
(16)雙手擎天:
1、身體重心前移至左腳呈弓步的同時,右手上舉接棍。松開右手,左手運力揮棍向左下方經身前向右上做弧形掄掃,身體向右轉呈右弓步的同時,右手在頭頂接棍(圖24)。
2、松開左手,右手運力揮棍向身右下方經體前向左上做弧形掄掃,左手從頭上方落在身體左側,掌心向前(圖25)。
要點:身體重心和弓步的變換要協調,揮棍時要運用腕力。
作用:掃擊對方的頭部、腰肋及襠部等要害部位。
(17)雙手擎天:
上動稍停,身體右轉,右膝上提,腳面繃緊的同時,左肘內合、右手持棍向前將鐵鏈繞過左肘。然后雙手向前下方推壓,虎口相對,目視鐵鏈(圖26)。
要點:提膝高而快,雙手推壓把鐵鏈繃直繃緊。
用法:防敵攻來的腿腳或器械。
(18)喧賓奪主:
預備式:呈右腳在前的半馬步式,右手持棍,以食指置于兩棍之間,甲棍在上方,乙棍在下方(圖27),松開下面的三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使乙棍離手。運用腕力使乙棍彈起返回手中,在乙棍尚未落入手中的過渡時間,食指立即換放在甲棍的上面;當乙棍彈起落回手中時,使之變成乙棍在上年棍在下(圖28)。
要點:食指換放要迅速及時,甲乙兩棍要輪流對調,左右手均需練習。
作用:訓練手指的靈活反應和迅速收棍。
收式:
左腳上前一步,右手握棍端,從腰后經體左側向右前上方把棍揮出,左手立掌放于右胸前。當棍揮盡時,旋即把棍梢收回右手中。右腳上前向左腳并攏,自然站立,同時右手握棍抱拳于胸前,行拳禮(圖29)。落下在胯側,兩棍與地面平行,左手落下呈自然下垂姿勢(圖30)。